close
國際的科學型研究獎項,比較不喜歡頒給有管理職的科學家,目前擔任中研院院長的翁啟惠位居管理職,加上研究的醣分子仍無法實際運用在治療癌症,讓獲獎名單始終沒有翁啟惠的名字。
以去年諾貝爾醫學獎為例,得獎者頒給三位對撲滅影響全球34億人的瘧疾,以及蛔蟲寄生引發疾病有貢獻者,分別是屠呦呦、大村智與康貝爾(William C. Campbell)。隨著乳癌疫苗解盲,距離實際治療癌症越來越接近,翁啟惠要戴上諾貝爾獎桂冠,不再是遙遠距離。
今年中,翁啟惠即將卸任中研院院長一職,依照中研院組織法規定,他無法繼續連任,很可能回歸最愛的學術研究工作,加上他已在台北置產,這些年來也在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培養一批專門學者研究醣分子,離開台灣到其他國家主持實驗室的機會低,各種條件都讓台灣再度出現諾貝爾獎得主的時間越來越近,就等時機成熟的一刻。
目前實驗中的乳癌疫苗是1983年Hakamori教授發現癌細胞中有Globo H醣分子,但缺少有效的合成方法可以大量製造,以致科學界雖知道這可能是疫苗發展契機,距離疫苗問世,差一步之遙卻是咫尺天涯。
直到翁啟惠在美國指導學生時,他的學生設計出「自動化一鍋法」,利用事先的模擬來預測合成的機率,進一步找到最適合也最快速的合成途徑。吳宗益是翁啟惠的得意學生、現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指出,自動化一鍋法讓合成的步驟,從幾百個減少至幾十個,但仍然很複雜,直到翁啟惠實驗室開發出酵素合成法,才讓快速合成醣分子變成可能,甚至只要幾個步驟。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乳癌疫苗若有效-台灣可望再現諾貝爾得主-060600609.htmlLV包包LV皮夾LV長夾LV專櫃LV旗艦店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